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复习资料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它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这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具有的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的在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五、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该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答:首先,要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它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同时,还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其次,要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二、哲学史上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通过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
⑵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⑶物质世界时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⑷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⑸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概括总结科学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物质观。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可知性,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的原则,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及其概念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它以“客观实在”作为物质的唯一特性,这就建立了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飞跃,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定义)
6、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物质世界的主观现象。(本质)(意识定义)
7、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禁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懒、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是运动,世界真正统一性是物质性。
四、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五、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六、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重要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七、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辩证关系
①意识决定于物质。
②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具有能动性。
2、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意识决定于物质,它要求我们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意识的能动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坚持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有高度的革命和工作热情。
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一是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八、联系的特点: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九、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十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和内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中心线索,是把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其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其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十二、什么是矛盾?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定义) 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十三、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依存与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者是有区别的。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同一不是完全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的矛盾双方的差别、对立与排斥,缺乏联系的两个方面构不成矛盾。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要懂得斗争性贯穿矛盾始终,是绝对的。同一性是指事物的静止和稳定,是相对的。二、是要看到二者的联系和不可分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把保持稳定和寻求发展结合起来。
十四、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本质是创新
a、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b、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d、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e、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 十五、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
1、新生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2、新生事物之所以是不可战胜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一是事物自身内在的否定性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和产生提供了根据和动力源泉,它适应了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
二是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即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三是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十六、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事物是通
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
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十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既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既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普遍和特殊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十八、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在相互作用各自素而得到发展。③同一性规定了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促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起作用,但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十九、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1、质、量、度
⑴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⑵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⑶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有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间进行和飞跃性的统一。
二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行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二十一、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首先,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
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二十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二十三、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二十四、规律是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特征: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
二十五、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两者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两者对事物的反映程度、特点、形式是不同的,二者有着质的区别。
2、它们的辩证联系表现在: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忽视理性认识,唯理论则轻视感性认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分别犯了类似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四、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人的认识的人物,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他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五、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定义)
2、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它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逻辑证明可以起到补充作用,但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真理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
七、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第二,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绝对的、不变的。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作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实践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即使已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是相对的近似的正确,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八、论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向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这是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其次,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首先,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其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应,这是它具有的条件性、有限性。
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九、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下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十、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十二、如何理解价值和真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十三、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应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耻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馆、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十四、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条件是
①必须从实际出发
②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③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十五、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又是相联系的。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两者不可混淆。其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取代。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若超出了范围,真理就会变成了谬误!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的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四、社会意识的特点
首先,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突出和本质特点,正是这一特点,表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它决定于社会存在。就是说,它根源于社会存在,当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了,社会意识或快或慢地也将发生变化。
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有以下表现:
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意识某些领域可能发展得很快。
⑵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
表现。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五、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六、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及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定义)
2、基本要素有: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2、意义:①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②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八、什么是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它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十、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十一、社会发展的动力
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第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四,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第五,革命是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第六,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十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意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因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群众观点是指: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
十三、国家的特征: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征收赋税。政治上层建筑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是阶级不可调节的矛盾。 十四、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十五、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了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十六、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关于劳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
⑴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⑵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产生条件有两个: ①社会分工的出现(前提条件);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条件)。
三、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时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关系)
四、劳动的二重性
1、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五、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①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六、货币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五种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七、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它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八、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1、由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发展而来,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3、资本主义在生产的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必经阶段)、萧条、复苏和高涨
九、劳动力商品
1、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
件。
3、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二是劳动者家属的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十、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战友,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十一、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十二、资本家提高剥削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或者是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十三、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本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统治。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十四、资本主义政治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对内职能: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2、对外职能:国家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伸,服务于其政治统治。
3、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2、资本主义法制——宪政: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权原则。
3、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分权制衡原则及其机构
4、资本主义选举制度:普选与竞选
5、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
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进步性:战胜封建主义,促进社会进步;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人身和社会政治自由;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
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金钱操纵下的民主,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
政党制度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十五、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⑴它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⑵它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一、垄断的产生
1、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定义) 垄断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
2、垄断产生的原因:
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㈢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3、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常见的垄断组织:凯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
4、垄断本质: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牟取高额垄断利润。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但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①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③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不可能不可能吧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因此,在垄断统治的条件下,既存在着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也存在着垄断竞争,即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以及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