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ing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

秦秀白、张怀建 编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拾° 上传

查看本书

UNIT2 看见东西的三天

大家都读过一些令人激动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仅仅活在有限并且特定的时间内, 有时长达一年,有时短到 24 小时。但我们总是有兴趣发现。那命中注定要死的是那些有选 择自由的人,而不是那些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定了的判了刑的犯人。 这样的故事让我们思考,在相似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作为终有一死的人。在那最终的 几个小时内安排什么事件,什么经历,什么交往?在回顾往事时,我们该找到什么快乐?什 么悔恨? 有时我想到。过好每一天是个非常好的习惯。似乎我们明天就会死去。这种态度鲜明地强调 了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以优雅、精力充沛、善知乐趣的方式过好每一天。而当岁月推移, 在经常瞻观未来之时日,未来之年月中,这些又常常失去。当然也有人愿按伊壁鸠鲁的信条 “吃、喝和欢乐”去生活,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被即将面临死亡的必然性所折磨。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把生活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知道,某一天我们一定会死,但通常我们 把那天想象在遥远的将来。当我们心宽体健时,死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很少想到它、 时日在无穷的展望中延展着。 于是我们干着琐碎的事情, 几乎意识不到我们对生活的倦怠态 度。 恐怕,同倦的懒散也成为利用我们所有的感觉和本能的特点,只有聋子才珍惜听力,唯有瞎 子才体会到能看见事物的种种幸福、 这种结论特别适合于那些在成年阶段失去视力和听力的 人们。 而那些从没有遭受视觉或听觉损伤之苦的人却很少充分利用这些天赐的官能。 他们模 模糊糊的眼观八方,耳听各音,毫无重点,不会鉴赏,还是那相同的老话,对我们的健康意 识不到,直至生病时。 我常常想。如果每个人在他成年的早期有一段致瞎致聋,那会是一种幸事,黑暗会使他更珍 惜视力,寂静会教导他享受声音。 我不时的询问过我的能看见东西的朋友们,以了解他们看到什么。最近,我的一个很好的朋 友来看我。 她刚从一片森林里散步许久回来, 我问她看到了什么, 她答道: “没什么特别的” 。 如果我不是习惯了听到这种回答。我都可能不相信,因为很久以来我已确信这种情况:能看 到的人却看不到什么。 我独自一人, 在林子里散步一小时之久而没有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 那怎么可能呢?我 自己、一个不能看见东西的人,仅仅通过触觉,都发现许许多多令我有兴趣的东西。我感触 到一片树叶完美的对称性。 我用手喜爱的抚摸过一株白桦那光潮的树皮, 或一棵松树的粗糙 树皮。春天,我摸着树干的枝条满怀希望地搜索着嫩芽,那是严冬的沉睡后,大自然苏醒的 第一个迹象。我抚摸过花朵那令人愉快的天鹅绒般的质地,感觉到他那奇妙的卷绕,一些大 自然奇迹向我展现了。有时,如果我很幸运,我把手轻轻地放在一棵小树上,还能感受到一 只高声歌唱的小鸟的愉快呢颤抖、我十分快乐的让小溪涧的凉水穿过我张开的手指流淌过 去、 对我来说, 一片茂密的地毯式的松针叶或松软而富弹性的草地比最豪华的波斯地毯更受 欢迎、对我来说四季的壮观而华丽的展示是一部令人激动的、无穷尽的戏剧。这部戏剧的表 演,通过我的手指尖端涌淌出来。 有时,由于渴望能看见这一切东西。我的内心在哭泣。如果说仅凭我的触觉我就能感受到这 么多的愉快。那么凭视觉该有多少美丽的东西显露出来。然而,那些能看见的人明显的看得 很少,充满世间的色彩和动作的景象被当成理所当然、或许。这是人性共有的特点。对我们 具有的不怎么欣赏。而对我们不具有的却渴望得到,然而,这是一个极大地遗憾,在光明的 世界里,视力的天赋仅仅作为一种方便之用,而没有作为增添生活美满的手段。 啊,如果我要有哪怕 3 天的视力。多少事我该看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