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ing

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 著 /

神秘师兄 上传

  还是读了柏杨他老人家的《丑陋的中国人》。
一直以来自己的习惯是可以的或是不自觉地远离过于热点和焦点的事件人物,却还是在他老人家驾鹤西有之后,翻起了这本不太厚的书。
手上的书是从学校图书馆里接出来的“惊喜版”,没想到学校的图书馆藏书竟是台湾白林出版社的版本,说来也有些讽刺的感觉,作为汉字简化和罗马子拼音的坚决拥护者,柏杨的书竟是用繁体汉字竖排排版印刷出来的,没去细究,真不知道他老人家对此作何感想?
读了序中的“酱缸国人”就觉得自己一定是会喜欢这本书的。鲜活的生动的形象,根本就是每天每天都会在各个角落冒出来的“中国人”~
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鲁迅的《立论》钱钟书的《围城》来。钱先生的书本人读得不多,倒是去年的时候多少读了些杨绛先生的作品,觉得总有些异曲同工,不愧是夫妻啊~(书里也有讲到所谓自我批评写检查的段落,当时就想把洗澡借出来再读一遍~)
如果说鲁、钱、杨等人的作品多是以文艺的小说的手段来表现“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待人接物,做人处事,那柏杨他老人家在这本书里似乎是有意尝试着把这些种种的感性*的表象抽象成可解说的理论,可评价的系统,尽管他仍反复的举着各种活生生的例子,也因而这书读起来,或许会让某些坚定的“中华民族主义者”极其愤慨和不舒服,却也不得不承认,事实就是这么回事。
很有意思的是,这本书由于人们长期的不遵守借阅秩序而在上面作了诸多的“批注”,各人读书时的心态显现无疑,作为后来者的我,很可以琢磨上一番。在他老人家写“坚决崇洋”的那部分,有热血青年旁批了诸如“先分清好坏再崇洋”之类的话语(大意如此),也有在他老人家批“儒家文化”的段落旁批写“弘扬传统文化”的自己的。觉得有点好笑。先不说他们的种种批语无一不在印证着柏杨书里描绘的“中国人”形象,且就他们自己的话也根本的禁不起推敲。
“先分清好坏”,好坏由以什么做标准呢?如果心里面就先有了祖先的传统的中国的就是好的这样的观念看法,眼睛里又怎么看得出别人的好坏?更不用提是几千年来不放在眼里的“洋人”了。失却了客观的可能,评价从何谈起?
而那坚决护卫所谓传统的人,则更是和书中选载的信件中的某些人相像得紧,认为说错在哪里都好,就是不能说错在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但其实,这又有什么好争辩的?中国的现状是这样的,中国人的样子就是这样的,而儒家文化又是历朝历代尊崇的治国安邦之道,那么如实否定它的作用和影响又有何益?这似乎也正是“决不认错”的活教材呢~
读了这本书,虽不能说是获益良多,但也是理清了某些东西,某些太过直观和感性*的东西在自己的脑袋里渐渐的有了点清晰的模样。
很多东西,你我自诩都懂,却不一定有胆量说,有能力作,最多长叹一声,把手一挥,仍旧独自低头做自己的小百姓。

查看更多